庫存的三種管理模式有普通管理模式、信息化庫存管理、1.5倍原則和存貨周轉。
一、普通管理模式
庫存管理是企業管理(本文以制造業企業為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庫存管理既必須保證生產車間對原材料、零部件需求,又直接影響采購、銷售部門的購、銷活動。為盤活企業流動資金,加快資金周轉,在保障供給的前提下,很大限度地降低壓庫資金,直接牽動著企業的經營效益。根據對我國眾多制造業企業的庫存管理情況所做的調查和參考有關資料,發現目前制造業企業在庫存管理方面普遍存在著如下問題:
1.不能及時獲得庫存信息。在企業運作過程中,有時必須獲知各種零部件當前的庫存量,但由于零部件種類多、數量大,需要進行仔細的核算,這不僅費時,而且易出錯,從而影響企業快速有效地運轉。
2.庫存信息不夠準確。倉庫管理員根據各種送貨單、退貨單、收料單、發料單、領料單和退料單進行物料的入庫、出庫搬運后,要隨時修改庫存信息和借、欠料信息,以便反映庫存狀況。工作中的主要問題是,由于零部件種類多、數量大,使得庫存記錄和實際庫存時常不是嚴格一致的。因而需要通過盤點來糾正差錯,這既耽誤時間,工作量又大。
3.無法及時了解發料和生產用料情況。在工料單下達后,由于零部件與生產線的關系復雜,根據送料員的個人經驗給各配料點送料時,常缺少發料、用料記錄和相關信息,經常出現生產線缺料才知道需要送料的情況,導致生產和用料發生混亂,無法了解發料和生產用料的實際情況。
市場需求日益多樣化和個性化,產品更新換代的周期越來越短,這就要求制造業企業必須改變庫存管理現狀。
二、信息化庫存管理
當前,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發達,電子商務在中國應用的程度越來越高,電子商務銷售額在總銷售額的比重突破1%的,并呈強勢上升趨勢,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進入電子商務行業,目前國內較為知名的有淘寶、拍拍、有啊、京東、當當、卓越、凡客等企業。
三、1.5倍原則和存貨周轉
庫存管理有兩個方面的內容,一個是1.5倍原則,另一個是存貨周轉,以下分別闡述。
1.5倍原則
1.5倍原則是庫存管理的主要內容之一,是經過很多公司的銷售實踐總結出來的安全存貨原則,具體數據是建立在上期客戶的銷量基礎上本期建議客戶訂單的依據。1.5倍原則備貨是銷售人員必須掌握的工作職責之一,是主動爭取客戶訂貨量并時刻掌握客戶銷售情況的營銷策略。它是建立在提高客戶銷量和利益基礎之上,因而能贏得客戶信任,客戶容易采納。
1.5倍原則也是一個科學依據。但是,正如很多營銷規律一樣,必須靈活掌握和應用,避免生搬硬套。比如,如果遇到特殊情況應適當變化(如天氣、節假日等),否則會影響生意。
1.5倍原則用好了以后,可以保證客戶有充足的存貨,減少斷貨、脫銷的可能性,保證客戶隨時都能買得到所需產品,幫助客戶不漏掉每次成交的機會。推薦閱讀:倉庫人員、物資及安全管理